拜您所托 成您所想!
免费咨询热线:139-1152-6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12.26修正发布 / 2021.03.01实施)(现行
2024-08-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10.26修正发布 / 2018.10.26实施)
2024-08-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01.26发布 /
2024-08-10
《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2.12.26发布 / 2
2024-08-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2017发布 / 2017.05
2024-08-10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07.20发布 / 2020.09.01实施)
2024-08-10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2013.09.01发布 / 2013
2024-08-10
《公安机关鉴定规则》(2017.02.16发布 / 2017.02.16实施)(现行有效)
2024-08-10
《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2015.07.22发布 / 2015.09.01实施)
2024-08-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02.08发布 / 2010
2024-08-10
司法人员判断精神病人应否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是刑事司法中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最重要、最关键的证据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人员、公诉人及法官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对已有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重新鉴定、补充鉴定。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以及诉讼参与人也可以在起诉阶段或者在法庭审理阶段,对已有的鉴定结论提出异议,要求法庭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出现对同一被告人可能会出现多个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因此,如何审查采信鉴定结论是司法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审查采信鉴定结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审查鉴定主体
(1)应当对出具鉴定结论的鉴定机构的法定资格进行审查。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是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的规定成立,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并取得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不具有法定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应一律予以排除、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鉴定人也必须符合一定的任职标准,具备法定的鉴定资格。必须是具备一定条件的主治医师,通过精神病司法鉴定人资格考试,由有关卫生局发给其《精神病司法鉴定人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
2、审查鉴定程序
鉴定人在进行司法鉴定时违反有关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可能影响鉴定的客观、公正性的,其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无效证据,应予排除。
(1)鉴定人违反有关回避制度,应当回避而未予回避的。鉴定人回避制度是指鉴定人具有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几种情形时,鉴定委托机关及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鉴定人也承担自行回避的法定义务。
有四种鉴定人应予回避的情形: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是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是与本案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四是专家组受理鉴定的,专家组成员曾参与过同一案件鉴定的。
针对重新鉴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了特别回避制度。即重新鉴定的,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该规定表明:同一鉴定机构对同一鉴定对象进行重新鉴定时,参与第一次鉴定的鉴定人不得参与重新鉴定,否则即违反了回避制度。
(2)鉴定人员尚未达到法定鉴定人数的,鉴定结论不予采用。法定鉴定人数是指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的进行鉴定的人数。实际进行鉴定的人数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对该鉴定结论不予采纳。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年2月28日通过)规定,参加精神病司法鉴定的人员应当不少于三人。
(3)鉴定结论的书面格式不符合法律要求的,不予采纳。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应当以《精神病司法鉴定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精神病司法鉴定组织的公章后生效。鉴定书应包含有:被鉴定人的自然情况、委托机关或申请单位、鉴定案由、调查资料、分析意见及鉴定结论等内容。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时,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当分别记录在案。只有符合上述要求,即内容完备、形式合法的鉴定结论才能采信。
3、审查是否科学合法
(1)审查送检材料的来源是否合法,以及送检材料是否充分。
鉴定人作出鉴定结论所依据的调查材料应当包括: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调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病史情况、案情经过、审讯材料及拘押期间的表现等。调查材料要具体、详细、真实、客观,并应当注明调查对象及资料来源。
(2)调查资料必须通过合法程序提取、收集。
司法人员应重点审查调查资料的收集、取得是否存在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或者存在影响鉴定结论客观性、科学性、合法性的因素。如司法人员向鉴定人提供用以作为鉴定依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但该供述为刑讯逼供或诱供下所作出的,那么依据该供述得出的鉴定结论的真实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3)调查资料的内容不得与判决所依据的主要证据的内容相矛盾。
对于当事人提出异议的初次鉴定结论,除了对程序进行审查外,还一定要对涉及该结论的一些实体性问题进行审查,如审查有关人身损害的鉴定结论,就应当比照鉴定标准,审查病历、影像光片、诊断结论等,必要时还须请教有关专家后再决定该鉴定结论是否可以采用。
4、审查是否依法告知
委托机关应当及时将已作出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再委托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如果经过法庭审理的,还要审查鉴定结论是否经过法庭质证。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鉴定结论作为刑事证据的一种,要经过当庭质证后方可作为证据使用。如果法院未经当庭质证就采信鉴定结论的话,一方面,这种行为本身就违反了证据裁判规则,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也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影响了公正审判。
汪 稳 资深律师 刑辩团队负责人
执业15年 律所合伙人 执行主任
律师证号:11101200910572885
北京立奥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8号三里屯SOHO办公C座(邮编100027)
电子邮箱:morewin010@163.com
联系电话:13911526629
北京立奥律师事务所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三里屯SOHO办公C座
邮政编码:100027
汪稳律师 刑辩团队负责人
执业15年·律所合伙人·执行主任
律师证号:11101200910572885
电子邮箱:morewin010@163.com
联系电话:13911526629
Copyright © 2009-2024 www.ww010.com 北京刑辩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62488号-2
24小时
免费咨询:
网站首页 | 量刑情节 | 刑罚处罚 | 法律服务 |